1、关于投稿的篇幅及参考文献数量,建议作者在投稿时首先考虑如何将你工作内容和创新点表达清楚,以便审稿人可以清楚地判断稿件水平。论文是否值得发表与论文长短原则上没有任何关系,但总体来说,我们希望来稿字数在6000~8000字为宜。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数量的要求为不少于8篇,希望作者充分引用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的文献,以免闭门造车,以讹传讹。
2、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过的论文,如果论文集已公开发表,有书号(ISSN),就属于正式出版物,就不能在我刊发表;如果没有书号,属于交流材料,论文就可以投往本刊。
3、作者稿件投稿以后,可以在投稿系统自行修改联系人的联系电话和E-mail,但是不允许擅自改动作者顺序、更换通讯作者。
4、请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修改论文,之后再将完全定稿的版本提交到投稿系统。如果稿件进入审稿流程之后,若又发现论文中有疏漏之处,且作者认为非常有必要更新送审稿件,要求送审新版本的投稿,这时,首先需要联系编辑部提交书面 (或E-mail)终止原稿件的审理要求;编辑部收到作者的书面 (或E-mail)要求之后,终止原稿件的审理,之后,作者需要重新投稿,稿件将被重新审理,但是这肯定对论文评审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时间、编辑和审稿专家对作者/稿件的印象等)。
5、本刊采用的是双盲审稿制,目前暂不接受作者提供建议回避/推荐的审稿人名单。在审稿过程中,本刊不能透露评审人的姓名和有关信息。如果作者有什么想请教评审人,可以和编辑部联系。
6、在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后,作者须尽快确认(或调整)作者信息,并签署《论文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
7、本刊只对审稿通过、拟发表的论文按照规定收取版面费。版面费是在录用以后,拟定刊出前通知作者缴纳。在缴纳版面费以后,作者须尽快在系统中登记版面费发票信息,同时上传《论文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扫描件。
8、编辑部给作者返回修改意见时,会根据审稿意见给出1个月左右的修改时间,如果作者由于需要补充试验/实验,或野外采样等原因,经作者申请,可以适当延长到3个月。但是,原则上修改稿返修超过3个月以上的,会按照新投稿重新处理。
9、本刊没有任何加急或提前发表,每一位作者都是平等的、值得尊重的,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诉求和各种特殊理由,没有作者希望自己的论文推迟发表。所有审稿通过的论文发表时间取决于编辑委员会的安排,与论文质量、期刊选题、来稿/修改稿返回时间前后有关。学术期刊只是一个平台,我们希望发表过程对每一位作者、每一篇论文都是相对公平的。
但是,本刊基本每期会有1个专栏,专栏中的2~3篇文章发表的是论文质量特别好并且研究方向为热点的,这样的栏目文章排期很短。同时,作者可以留意本刊官网的年度征稿计划、专刊出版计划等,提前做好写文章规划。我们已经出版过环境与健康、大气污染、有机污染物分析等专刊,专刊对于特定领域的文章吸纳较多,是文章较快发表的很好的途径。
10、目前综述类文章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翻译痕迹较重,或回避关键外文文献,或述而不评,或结构混乱,或文献量不足,无法达到发表水平。对此,编辑部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①综述第一作者最好对主题内容有多年研究并颇有建树;②要求引用的文献资料新、全,并且经过作者自己的消化、分析及述评,是决定水平的关键;③对于那些学科前沿的方向或生长点,需要从高度、广度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