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 - JOUR ID - TI - 电生理技术在大气PM2.5污染健康风险管控中的应用 AU - 施昱琳,杨建勋,刘苗苗,毕军 VL - 13 IS - 5 PB - SP - 60 EP - 66 PY - 2021/09/30/ JF - 环境监控与预警 JA - UR - http://www.hjjkyyj.com/hjjkyyj/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A20210618001&flag=1 KW - 电生理技术;细颗粒物;心理健康;健康风险 KW -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ology;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Mental health; Health risk AB - 严峻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导致的能见度下降和城镇灰色景观可能会阻碍居民压力恢复路径,损害居民身心健康。为研究大气PM2.5污染对人体压力恢复的影响,基于压力恢复理论设计了一项生理心理学实验。随机招募127名被试(女性63名,男性64名),并随机分为6组(编号为G10、G30、G50、G100、G160和G260),每组被试在压力恢复阶段分别对应观看ρ(PM2.5)平均值分别为10,30,50,100,160和260 μg/m3的实景照片。结合压力自评量表和皮肤电、心电等电生理技术测量了被试观看不同环境ρ(PM2.5)实景照片时的压力恢复比例。结果显示,G10、G30、G50组被试的皮肤电水平、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恢复比例约为40%~50%,50%~70%和60%~80%,G100、G160、G260组被试的皮肤电水平、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恢复比例约为20%~40%,10%~40%和30%~50%,即观看ρ(PM2.5)低于50 μg/m3实景照片的被试在3 min内的压力恢复比例比观看ρ(PM2.5)高于100 μg/m3的实景照片的被试高20%以上。基于皮肤电的逐10 s压力恢复比例分析显示,2 min内的清洁空气照片(G10、G30、G50组)暴露能使压力恢复至初始水平的60%左右,而暴露时间的增加可能会使被试产生疲劳和厌倦,从而导致压力恢复比例下降。指出,电生理技术是对自评量表测量的有力补充,能够客观、有效地测量压力水平变化,丰富了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手段,可为大气污染心理健康风险管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