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0, Vol. 12 Issue (6): 52-58.  DOI: 10.3969/j.issn.1674-6732.2020.06.011.
0

解析评价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刘小维, 杨洋, 殷稼雯, 唐晟凯, 李大命, 潘建林, 许浩, 高宝湖区4个湖泊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生物评价.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0, 12(6): 52-58. DOI: 10.3969/j.issn.1674-6732.2020.06.011.
[复制中文]
LIU Xiao-wei, YANG Yang, YIN Jia-wen, TANG Sheng-kai, LI Da-ming, PAN Jian-lin, XU Hao.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hytoplankton and Benthic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Quality Bioassessment Among 4 Lakes of Gaobao Water Resources Divis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2020, 12(6): 52-58. DOI: 10.3969/j.issn.1674-6732.2020.06.011.
[复制英文]

基金项目

江苏省水生生物资源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ZYHB16-3)

作者简介

刘小维(1986—),女,工程师,本科,从事水生生物保护和渔业资源监测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潘建林  E-mail:Jianlinpan2006@126.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0-03-14
修订日期:2020-07-06

码上扫一扫

高宝湖区4个湖泊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生物评价
刘小维1, 杨洋2, 殷稼雯1, 唐晟凯1, 李大命1, 潘建林1, 许浩2    
1.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内陆水域渔业资源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7;
2. 南京皓安环境监测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于2018年12月—2019年8月对高宝湖区4个湖泊的浮游植物及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湖泊浮游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优势种及多样性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P < 0.05),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表现为丰水期最大,2类水生生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浮游植物种群组成上主要以绿藻门为主,丰水期高邮湖和白马湖的藻密度已达到轻度水华的级别,且各湖泊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蓝藻门易引起水华的藻类,各湖泊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评价等级为“一般”至“较丰富”; 底栖动物群落主要由摇蚊科幼虫、双壳类和软甲类动物构成,优势种主要为摇蚊科幼虫和寡毛类动物,物种多样性评价等级为“贫乏”至“一般”。各湖泊浮游植物藻密度增加,底栖动物敏感物种减少。水质的生物评价结果为4个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表明湖泊受到的环境压力增大,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多样性降低。
关键词高宝湖区    浮游植物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差异性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hytoplankton and Benthic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Quality Bioassessment Among 4 Lakes of Gaobao Water Resources Division
LIU Xiao-wei1, YANG Yang2, YIN Jia-wen1, TANG Sheng-kai1, LI Da-ming1, PAN Jian-lin1, XU Hao2    
1. Key Laboratory of Fisheries Resources in Inland Water of Jiangsu Province,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Jiangsu 210017, China;
2. Nanjing Ho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o. Ltd, Nanjing, Jiangsu 21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and macrobenthos in four larger lake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December 2018 to August 201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nsity, biomass, the dominant species and diversity were significantly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P < 0.05). The density and biomass of phytoplankton and benthic animals were the highest during the high flow period, and the Margalef richness index and the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exhibited a consistent trend. The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was dominated by Chlorophyta. The algae density of Gaoyou and Baima Lakes reached the level of mild bloom, 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phytoplankton in each lake were the algae that easily cause blooms. The phytoplankton species diversity evaluation grades of all lakes were medium to relatively rich. The benthic animal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Chironomidae larvae, Bivalvia and Malacostraca, while 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Chiroptera larvae and Oligochaete, the species diversity assessment grade was poor to medium. Phytoplankton algae density increased in lakes, but macrobenthos sensitive species decreased, indicating that 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on lakes increased, the structure of aquatic communities changed, and diversity decreased.
Key words: Lakes of gaobao    Phytoplankton    Macr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Diversity    Difference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重要省份之一,其湖泊众多,总面积达6 260 km2[1],在调洪蓄水、水资源供给、休闲旅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湖泊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2]。现对高宝湖区4个湖泊(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和白马湖)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特征及多样性进行调查,探究不同水期不同湖泊间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评价目前湖泊的生态状况,为湖泊资源的管理、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1 调查方法 1.1 湖泊概况

高宝湖区位于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界地区,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季节分明,水资源丰富,因是位于京杭大运河以西的湖泊群,又称为运西湖泊群,区域包括金湖全部和淮安、扬州市区及盱眙、洪泽、宝应、高邮、六合的一部分。高宝湖区面积较大的高邮湖、邵伯湖、宝应湖和白马湖,从南向北呈珠串状排列,均为浅水型湖泊。自开掘入江水道以来,白马湖、宝应湖与高邮湖的联系切断,白马湖和宝应湖成为独立的内湖,高邮湖和邵伯湖水系仍相互连通。高邮湖是江苏省第3大淡水湖,水域面积674.70 km2,多年平均水位为6.83 m,历年最高水位8.24 m,最低水位5.77 m; 宝应湖水域面积为38.69 km2,湖泊平均水位6.06 m,历年最高水位7.16 m,最低水位5.09 m; 邵伯湖水域面积为63.15 km2,历年最高水位为8.67 m,最低水位为0.83m;白马湖水域面积为82.68 km2,多年平均水位6.56 m,历年最高水位8.16 m,最低水位5.42 m。

1.2 采样时间

2018年12月(枯水期), 2019年4月(平水期), 2019年8月(丰水期)。

1.3 采样点位

设置15个点位。其中高邮湖6个点位,白马湖3个点位,宝应湖3个点位,邵伯湖3个点位,见图 1

图 1 采样点位
1.4 浮游植物及底栖动物样品的采集与鉴定

浮游植物样品用5 L有机玻璃采水器分别等量采取断面的表层、中层、底层水样3次,集中于容器中混合,取出1 L并加入30 mL鲁哥氏固定液,带回室内倒入浓缩沉淀器中静置48 h,将沉淀上清液缓慢吸出。浓缩水样定容至30 mL放入样品瓶中,加入少许甲醛溶液,待镜检。

底栖动物用彼得生采泥器进行采集,开口面积为1/16 m2。每个样点采集3次,底泥样品用40目分样筛过滤冲洗,网内的剩余物冷藏保存,带回实验室分拣。分拣出的生物样品放入标本瓶中,加入浓度80%酒精保存。鉴定种类,所有个体计数、称重。

浮游植物处理和分析参照文献[3],其鉴定参照文献[4]; 底栖动物鉴定参照文献[5],均鉴定到尽可能低的分类单元。

1.5 质量保证

以样品数量的10%进行比对,统计结果后,开展镜检; 每次统计结果与平均数之差 < ±15%,否则应第3次计数。

1.6 数据分析

浮游植物及底栖动物的生物学指标在Excel中计算,利用SPSS 20.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利用GraphPad Prism 6.01进行数据处理作图。

1.7 群落特征参数与多样性指数

计算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的优势度(Y)、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D),Y≥0.02的属即为优势种。

$ \begin{array}{l} {\rm{Y}} = {P_i} \times {f_i}\\ {\rm{H}}' = - \sum\limits_{i = 1}^s {{P_i}lo{g_2}\left( {{P_i}} \right)} \\ {\rm{D}} = \frac{{S - 1}}{{\ln N}}\\ {P_i} = {N_i}/N \end{array} $

式中:Ni——第i个物种密度,个/m2; N——物种总密度,个/m2; Pi——NiN的比例; fi——第i个物种出现的频率; S——采样点物种总数[6]

2 结果与分析 2.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2.1.1 浮游植物种群组成

4个湖泊的浮游植物种群组成上主要以绿藻门(Chlorophyta)为主,其次是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蓝藻门(Cyanophyta)。枯水期白马湖、高邮湖和邵伯湖均未检测出甲藻门(Dinophyta)藻类,见表 1

表 1 不同水期各湖泊浮游植物属数
2.1.2 浮游植物数量组成

不同水期湖泊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见图 2(a)(b)

图 2 不同水期湖泊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
2.1.3 浮游植物优势种

不同时期各湖泊浮游植物优势属构成存在明显差异,共鉴定优势种4门21属,总体来说,各湖泊的优势种多为易引起水华的藻类。白马湖共鉴定浮游植物优势种17种,丰水期蓝藻门优势种占绝对优势,占比87.5%;宝应湖共鉴定浮游植物优势种15种; 高邮湖共鉴定浮游植物优势种13种,蓝藻门优势种占绝对优势,占比87.5%;邵伯湖共鉴定浮游植物优势种15种,见表 2

表 2 不同时期各湖泊浮游植物优势种及Y值
2.1.4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不同水期各湖泊的浮游植物H’和D间存在较大差异,各湖泊H’值为1~3,D值为4~10。与枯水期和丰水期相比,平水期高邮湖的多样性指数H’和D显著降低(P < 0.05),见图 3(a)(b)

图 3 不同时期各湖泊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2.2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2.2.1 底栖动物种群组成

4个湖泊中共鉴定出底栖动物50种,其中寡毛类4种,软体动物双壳类9种,腹足类7种,摇蚊科幼虫16种,蛭类5种,软甲类6种,其他底栖动物3种。

2.2.2 底栖动物数量组成

各湖泊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存在较大差异,密度及生物量具有明显的水期变化,见图 4(a)(b)

图 4 各湖泊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及生物量
2.2.3 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

4个湖泊的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间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与枯水期和平水期相比,丰水期宝应湖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P < 0.05),其他3个湖泊在不同采样时期无显著变化。各湖泊的H’大多数处于1~2,个别湖泊甚至 < 1,D均 < 1,见图 5(a)(b)

图 5 不同时期各湖泊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
2.2.4 底栖动物优势种

不同采样时期各湖泊底栖动物优势种存在明显差异,白马湖共鉴定底栖动物优势种5种,主要是摇蚊科幼虫和寡毛类动物; 宝应湖共鉴定底栖动物优势种9种,除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和步甲科(Carabidae)一种外,其他优势种均属于摇蚊科幼虫和寡毛类; 高邮湖共鉴定优势种8种,主要以摇蚊科幼虫和寡毛类动物为主; 邵伯湖共鉴定底栖动物优势种7种,分别为摇蚊科幼虫、多毛类、双壳类和软甲类动物,见表 3

表 3 不同时期各湖泊底栖动物优势属及Y值
2.3 生物评价

依据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评价标准[7],发现各湖泊藻密度有明显的水期差异,丰水期藻密度最大,与文献[8]报道的2013—2015年对高邮湖的调查结果相比,其浮游植物的藻密度随年份增长迅速。根据表 3,高邮湖和白马湖在丰水期及枯水期已发生轻度水华,这一结果与文献[8]的推测结果一致。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多为蓝藻门易引起水华的藻类,推测导致水体藻密度较高的原因可能与湖泊来水水质较差和湖泊年均换水周期长短有关,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和邵伯湖的换水周期分别为33,42,66和6 d,其中邵伯湖的换水周期较小,对湖泊藻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邵伯湖藻密度及生物量最低,属于无水华或无明显水华。

文献[9]报道,高邮湖、白马湖及宝应湖在春季和夏季存在蓝藻水华暴发的危害,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随着温度的升高,蓝藻优势增大,这是由于蓝藻具有喜高温的特性[10]。Wang等[11]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陈琳荔等[12]研究表明浮游植物的种类数越多或各个物种分布均匀,则浮游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越大; Maloufi等[13]的研究结果表明维持湖泊异质性,可防止湖泊进一步富营养化,从而维持湖泊较高的多样性。本研究中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这与文献[6]的研究结果一致,根据表 3,各湖泊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评价等级为“一般”至“较丰富”。

底栖动物组成中,摇蚊科幼虫和双壳类软体动物占比较大。文献[14-15]认为环节动物门中的颤蚓类和水生昆虫中的摇蚊幼虫等耐污种通常在营养水平高的水体成为优势种。各湖泊优势种中均包括摇蚊科幼虫和寡毛类,说明水体营养水平有增高的趋势。D和H’常用来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16],研究中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表现也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这与蔡永久等[17]对长江中下游湖泊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的研究结果一致。观察各湖泊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的结果,根据李娣等[2]的判断标准,各湖泊底栖动物多样性处于“贫乏”至“一般”,本研究结果与李娣等[2]对江苏省主要湖泊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结果相似。

钱睿智[18]2012年调查结果发现高邮湖、邵伯湖浮游植物分别为172和103种,底栖动物均为38种,本研究高邮湖及邵伯湖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的种类相对减少,浮游植物分别为93和64种,底栖动物分别为15和7种,邵伯湖是航运型湖泊,人为活动干扰较大,因此底栖动物物种、密度及生物量较低。高邮湖和邵伯湖是淮河入江河道中段的过水型湖泊,是淮河行洪入江的重要通道,水文变化将改变湖泊底栖动物的分布和群落结构,使其由软体动物、寡毛类及水生昆虫组成[19-20],这与研究结果相似。白马湖和宝应湖不作为淮河入江水道,因此受到的影响较小。底栖动物的评价结果较浮游植物的评价结果相对严重,这是因为底栖动物通常是在无动力的小船上用人力拖动抓斗采集,样品采集困难,抓斗较小、各点位底质类型的不同,存在一定的采样质量问题。有些站点经常很难采集到生物,生物多样性指数很低[21]

3 结论

(1) 4个湖泊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113种。各湖泊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上无显著差异,藻密度方面差异较大,表现为: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邵伯湖; 其群落的数量的时期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 4个湖泊在3个水期内多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少数处于中度污染,总体评价为轻度-中度污染。

(2) 4个湖泊共鉴定底栖动物3门50种,各湖泊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水期变化,底栖动物密度及生物量大体上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4个湖泊在3个水期均处于中度-重度污染。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水利厅湖长制调研课题组. 江苏省湖泊管理与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 水利发展研究, 2018, 18(4): 1-6, 17.
[2]
李娣, 李旭文, 牛志春, 等. 江苏省不同营养状况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比较[J]. 生态毒理学报, 2017, 12(1): 163-172.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4版.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4]
胡鸿钧, 李尧英, 魏印心, 等. 中国淡水藻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5]
刘月英, 张文珍, 王跃先, 等. 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软体动物[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6]
吉正元, 刘绍俊. 抚仙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因子及水质评价[J]. 中国环境监测, 2019, 35(4): 67-77.
[7]
刘淑梅, 孙振中, 肖雨, 等. 长江入海江段(南支)浮游植物区系分布调查[J]. 水产科技情报, 2003, 30(4): 157-160.
[8]
蒋如东, 朱晓良, 刘平. 藻类监测在高邮湖蓝藻水华可能性分析中的应用[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 40(5): 1-6.
[9]
夏霆, 陈静, 龙健, 等. 江苏省高宝湖区湖泊群富营养化特征分析[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6, 8(4): 40-45.
[10]
王慧博, 黄晓丽, 吴计生, 等. 农业面源污染对莫力达瓦旗某水库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水产学杂志, 2019, 32(4): 55-62.
[11]
WANG T, ZHANG H Y, ZHANG L, et al. Phytoplankton diversity effects on community biomass and stability along nutrient gradients in a Eutrophic Lak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Public Health, 2017, 14: 95-109.
[12]
陈琳荔, 邹华, 庄严, 等. 小溪港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J]. 环境科学研究, 2014, 27(9): 1016-1023.
[13]
MALOUFI S, CATHERINE A, MOUILLOT D, et al. Environmental heterogeneity among lakes promotes hyper β‐diversity across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J]. Freshwater Biology, 2016, 61(5): 633-645. DOI:10.1111/fwb.12731
[14]
陆强, 陈慧丽, 邵晓阳, 等. 杭州西溪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3, 33(9): 2803-2815.
[15]
THOMSON J R, HART D D, CHARLES D F, et al. Effects of removal of a small dam on downstream macroinvertebrate and algal assemblages in a Pennsylvania stream[J]. Freshwater Science, 2005, 24(1): 192-207.
[16]
SPECCHIULLI A, RENZI M, SCIROCCO T,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in two Italian lagoons[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and Assessment, 2010, 160(1-4): 237-256. DOI:10.1007/s10661-008-0691-x
[17]
蔡永久, 姜加虎, 张路, 等. 长江中下游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湖泊科学, 2010, 22(6): 811-819.
[18]
钱睿智. 淮河入江水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J]. 治淮, 2013(12): 36-37.
[19]
张敏, 刘洪林, 楚恩国. 淮河入江水道行洪能力分析与对策[J]. 中国防汛抗旱, 2007(6): 46-49, 56.
[20]
LI Q, WANG G, WANG H, et al. Macrozoobenthos variations in shallow connected lak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nse hydrologic pulse changes[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20(584): 124755.
[21]
庞碧剑, 覃秋荣, 蓝文陆. 生物多样性指数在生态评价中的实用性分析——以北部湾为例[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 35(2): 91-99.